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为何说郭嘉庞统鲁肃三人的死,间接影响了三国40多年的历史走向-每日热门
2023-03-30 14:08:31    中华网热点新闻

三国,作为我们大众最熟悉的一段时期,精彩万分,猛将的沙场热血,谋臣的指点江山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一些天才的英年早逝,因为早逝,他们没能在那乱世中发挥更大的才能,留下了不甘的遗憾。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三位死去的谋士,他们的死间接影响了三国40多年的历史走向。


(资料图)

第一个:郭嘉

郭嘉可谓是三国中英年早逝的代表人物了,他38岁就因病去世了。其在世时,被曹操看作是张良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吾之子房",足见曹操对他有多么的重视。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郭嘉是去投奔袁绍的,然而他发现袁绍色厉内荏,好谋无断,跟着袁绍没有前途,便离开袁绍,转投曹操了。在曹操这里,他的才能等到了充分施展。

郭嘉跟随曹操后,很受重视,他也替曹操屡出奇谋。在曹操担心自身实力不足与袁绍抗衡,心有怯意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帮助曹操坚定了征伐袁绍的决心,振奋了曹军的士气,甚至还帮助曹操制定了长期的战略目标。

建安三年,曹操进攻吕布,一路大胜,将吕布围困至下邳城,吕布坚守不出,曹军无法攻克城池。围城半年后,逐渐兵困马乏,曹操眼见于此,便决定班师回朝,以作修整。这个时候,是郭嘉坚定曹操的信念,让他一定坚持进攻,最终活捉吕布,扫除了一个大敌。

后来郭嘉屡次献策,帮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曹操尽占袁绍之地后,郭嘉又为曹操谋划攻打乌桓,使得曹操一跃成为东汉最大的诸侯。

曹操一统北方,再加上郭嘉的帮助,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郭嘉却因病去世了,年仅38岁,留下了诸多遗憾。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感叹,要是郭嘉还在,绝对不会有此大败。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推测,如果郭嘉跟随曹操南下,肯定能识别周瑜的火攻之计,那么曹操就不一定会大败,说不定最终能够击败孙权,提前统一天下,改变战争走向,影响三国40年的历史。

第二个:庞统

庞统虽然长相丑陋,但是谋略过人,是一个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司马徽曾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其中的凤雏便是庞统。

刚开始的时候,庞统是在周瑜手下做事,赤壁之战中,正是庞统使出连环计,才使得曹操将所有大船铁索相连,要是没有庞统,周瑜的火攻之计要大打折扣。不过在周瑜去世后,庞统并没有受到孙权的重视,最终怒而转投刘备。

在刘备这里,庞统受到了重视和优待。他也积极地向刘备建议进攻西川,以取得稳固的根据地。如果刘备按照庞统的建议实施作战的话,其实攻下西川会更加简单,不会遭遇重大抵抗,但是刘备为人仁义,不愿挟持刘璋,最终在被逼到两难的境地时,才选择进攻西川,给自己的军队平添了诸多麻烦。

在进攻雒城时,庞统被乱箭射中,英年早逝,年仅36岁。如果他没有死,诸葛亮就不会入川,有他辅助关羽镇守荆州,那么荆州肯定不会丢失,刘备则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北伐,不会有夷陵惨败。蜀汉说不定真能北伐成功,扭转乾坤,影响三国40年的历史。

第三位:鲁肃

鲁肃是东吴重要的外交家、战略家,有网友曾说,在他鲁肃死后,东吴再也没人能称得上懂大战略了,剩下的人都是一群擅长战术的谋士。足见大家对他的评价有多高。鲁肃在世时,深受孙权的倚重,他也为孙权拟定了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

曹操南下进攻时,孙权部下大多数人都希望投降,只有鲁肃和周瑜力排众议,坚持主战,结果孙权在赤壁大败曹军,直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周瑜死后,鲁肃替代他的职务,镇守荆州。而关羽也是十分敬佩鲁肃,不敢对东吴相逼,两军达到了战略默契,互不侵扰。年仅46岁的鲁肃死后,关羽认为孙权无人,逐渐开始轻视东吴群臣,搞坏了两国关系,最终搞出了个偷袭荆州。

假若鲁肃在世,那么首先关羽不敢轻视东吴,其次有鲁肃坚持,孙权肯定还会坚定的选择联蜀抗曹,荆州不会那么容易丢失,刘备就仍有机会北伐成功。鲁肃一死,孙权战略发生改变,荆州被袭,关羽身死,刘备南下征伐东吴,夷陵兵败,蜀汉实力大减,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接削弱了蜀汉联盟的实力,倒是便宜了曹魏。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如果郭嘉不死,曹操就不会赤壁大败,三国剧情将会改写,提前"三国归晋"。庞统不死,诸葛亮不会入川,那么荆州肯定不会丢失,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得以实施,多次北伐不至于徒劳无功。鲁肃不死,吴蜀联盟不会破裂,不会搞得个两败俱伤,让曹魏捡大便宜,两国可以齐心协力,共同伐魏,瓜分曹魏,平分天下。

如果郭嘉、庞统、鲁肃不死,三国40多年的历史也会随之改变。因此这三人的死,间接影响了三国40多年的历史走向。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