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这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据悉,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载荷专家桂海潮佩戴着眼镜,这也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图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官方网站
近视也可以“飞天”吗?答案就藏在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表示,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变得越来越科学了。“以前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航天员既是驾驶员,也是工程师。随着工程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实验越来越专业,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也有所不同,驾驶员和工程师的标准有了区分,高度近视是不行的,低度的近视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招了几个载荷专家,有好几个也是戴着眼镜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资料显示,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要求空间站在轨航天员进行科学实验的操作越来越专业。针对工程发展的新要求,相应地在对第四批航天员的岗位类型、专业要求和身体条件要求方面,都给予了更为细化的设计。依据其类型和承担任务的不同,对选拔标准设置了不同的要求,同时也扩展了选拔的范围。比如在第四批航天员中担任载荷专家序列的航天员,就面向大学、科研机构及从事太空科学研究及应用的多行业人员开放。同时允许他们的身体条件比飞船驾驶员和飞船工程师要低一些,低度近视也被纳入可接受的范畴。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