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环球时快讯】贵州石阡:漫山野生油茶树孕育“东方橄榄油”
2023-04-26 19:03:00    新华社新媒体

位于贵州省石阡县聚凤仡佬族侗族乡的油茶林一景(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新华社贵阳4月26日电(记者周宣妮、刘勤兵)天色擦亮,如往常一般,65岁的李官荣背着手,往笼罩在薄雾中的油茶山上走去。每天清晨7点起床,去山上散步,这一习惯他已经保持了十余年。

2009年,退休后的李官荣回到家乡石阡县聚凤仡佬族侗族乡,和弟弟一起承包了5千多亩野生油茶基地,发展油茶产业。


(资料图片)

聚凤乡位于中国西南山区贵州省石阡县,作为石阡县的西南大门,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冬暖夏凉。自古以来,当地便有种植油茶树、压榨茶籽油食用的传统。

茶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

在贵州省石阡县聚凤仡佬族侗族乡油茶林内陈列展示的山茶油系列产品(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聚凤乡党委副书记杜超介绍,近年来,依托当地10万余亩野生油茶资源,聚凤乡建设了省级现代高效生态油茶示范园区。其中,5.5万亩野生油茶已经进入盛产期,平均亩产鲜果超一千斤。

“山上20厘米直径的野生油茶树非常常见,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茶树也不少。”李官荣说。登上山顶,眺望眼前遍布山间的苍翠油茶树,他不禁感叹,“这些油茶山就是我们的‘聚宝盆’”。

一谈起油茶的好处,李官荣便如数家珍,“油茶树根系发达,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茶籽用来榨油,茶籽壳可做压制木炭,压榨过后的茶籽饼,还可以生产日化用品和肥料”。

为了提升油茶树的附加值,2011年,李官荣创办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建起了总面积约7千平方米的油茶加工厂。经过十余年发展,该公司的茶籽油销量也从2011年的不到1吨,增长至2019年的90余吨,平均每年带动约3千人次就业。

近年来,随着茶籽油的市场需求逐年提升,李官荣抓住市场拓展机遇,开发“仡家山茶油”等系列产品,销往北上广深等地,年产值最高达1500万元。

采完茶籽,不愁销路,还能务工增加收入,百姓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李官荣说:“村民们对油茶树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管护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家住聚凤乡廖家屯村的68岁村民廖明选,家中有50多亩油茶林,每到农历九月的茶籽采摘期,便利用空闲时间和家人一起上山采茶籽。

“以前满山的野生油茶树疏于管护,除了自家采一点茶籽榨油吃,其他的茶籽就任其烂在地里。加上茶树木质硬,又耐烧,老百姓们平日里就上山砍柴,我们都把这座山叫‘柴火山’。”廖明选说。

“现在有了产业、销路及市场,大家对油茶林也重视起来。每到采摘季,一个人每天能采200斤左右,可以增加一万多元的额外收入。”廖明选说,通过学习修枝、除草等方式,科学管护油茶林,茶籽产量提升了40%。

从昔日“柴火山”到今日“聚宝盆”,从“向山要柴”到“向山要油”,贵州省石阡县聚凤乡通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走出了一条惠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充实了当地百姓的“钱袋子”。

X 关闭

往期话题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