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3年4月23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30本,均较上年有所提高。“听书”“视频讲书”等阅读形式为读书提供更多选择。虽然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都有所增长,但幅度很小,这表明,喜欢阅读的人数并没有一个实质性突破。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一个不读书的民族,能在人类文明中长盛不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延续至今,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一大文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承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只有读书,才能创造和延续文明。书籍是智慧闪烁的地方,书中的思想、精神、智慧、动力无穷。人不读书如朽木,就没有思想和高度。
而从数据看,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仍令人忧虑。阅读人数增长缓慢,反映出国民在阅读上兴趣不强,说明建设“书香社会”任重而道远。这绝非是因为更多人开始网络阅读或“听书”就能解释。建设“书香社会”已持续多年,但读书人数始终没有一个质的突破,这种现状确实令人遗憾,也值得反思。
近年来,实体书店逐渐式微,网络阅读盛行,高颜值“网红书店”看似红火。可一句“网络阅读”并不能掩盖更多人不愿阅读的尴尬现实。到“网红书店”打卡的人,基本不是冲着书去的,主要目的是凑热闹、拍照发朋友圈而已。即使盈利的书店也是“跨界经营”,利润主要不是靠经营图书,而是靠餐饮、沙龙等。
而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出版。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由此,切莫忘记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初衷,一定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阅读群体,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强大,遇到更好自己的同时,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素养厚度,这对于助力民族复兴显然意义重大。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